食品邊角料一般指制作食品時切割、裁剪下來的零碎材料,因形狀不規(guī)則等原因不被正裝產品采用,但其加工工藝、品質與正裝產品一致。
“買1斤正裝豬肉脯要50元左右,而邊角料只要15元左右;整片的海苔一包40克要25元左右,但是買海苔碎的話只需3元左右。”最近,北京的在讀研究生黃楠迷上了食品邊角料,“我喜歡用培根碎、芝士碎、面包邊做比薩,還可以用海苔碎、三文魚碎拌飯。”如今,食品邊角料受到一些年輕消費者的青睞,和臨期食品的走紅有著相似的原因——價格便宜。
在互聯網平臺,不少博主也在極力推薦各類邊角料食品,號稱口感與正裝產品一模一樣,只不過沒有正規(guī)包裝。
然而,有些商家打著食品邊角料的幌子,利用消費者認為邊角料便宜的印象,“偷襲”著消費者的錢包。一些邊角料產品的價格甚至比正式包裝產品更貴;還有一些則因為沒有包裝,成為“三無”產品。
很多邊角料宣稱“從大型企業(yè)流出”,這也不太可能。因為它們一般都有成熟的邊角料處理渠道,很少有將邊角料專門拿出來銷售的,同時帶自家商標的低價產品會沖擊正裝產品的品牌價值,所以這種邊角料噱頭居多。
“正規(guī)大廠的殘次品有專門的供應商來接手,一般會賣給養(yǎng)魚的;有些企業(yè)還會自行銷毀,銷毀的過程中全程有監(jiān)控,以備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檢查。因為它們要注意品牌形象,一旦出事會受到影響。網上售賣的邊角料,更多的是噱頭。”
朱丹蓬提醒,網絡上銷售的邊角料零食在監(jiān)管上存在一定盲區(qū),價格不一定便宜,安全隱患還不小,消費者務必擦亮雙眼。“一些中小型企業(yè),不以正規(guī)的產品出售,而是專門做成邊角料,以此作為營銷手段銷售產品。這些產品,很可能并不具備銷售資質。”
近來,食品邊角料成為網絡熱搜詞。豬肉脯碎片、海苔碎、火腿碎、虎皮蛋糕邊等食品邊角料,借著和正裝食品口味相當、價格卻低廉的宣傳,成為電商平臺的熱銷品。
然而,一些號稱“邊角料”的產品并不便宜,有的甚至是沒有任何包裝的“三無”產品。專家提醒,買邊角料食品,要多個心眼。
網紅邊角料價格便宜, 輕松實現零食自由? 擦亮雙眼謹慎選擇, 警惕買到三無產品!
消費提個醒
· 邊角料產品噱頭居多 · 不少產品處于灰色地帶
中國食品產業(yè)分析師朱丹蓬認為,與臨期食品不同,目前我國對于食品邊角料,并沒有對應的產品標準或者企業(yè)管理體系規(guī)范,不少邊角料食品處于“灰色”地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