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資料圖】
過了立夏,端午節(jié)就臨近了,看到菜場里有許多賣粽子的攤主,我想起了兒時賣粽葉的往事。
兒時生活在農(nóng)村,每到端午節(jié)時,村民們就會聚在一起到河邊采摘粽葉,將糯米、紅棗和咸鴨蛋洗凈備好,待到端午節(jié)的頭天晚上,大嬸大媽們就坐在煤油燈下,手腳麻利地包粽子,一派節(jié)日氣氛。
那昝子過端午節(jié),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,可粽葉是緊俏貨,城里菜場根本買不到,有的人就到農(nóng)村去買。有時粽葉需求量大,價格就會往上漲,城里人感覺有點吃黑(吃虧),就跟農(nóng)民討價還價。農(nóng)民也會訴苦,告訴人家下河采粽葉,深一腳淺一腳的比較危險,往往一上午只能采幾斤粽葉,手上、腿上全是蚊蟲叮咬的包。雙方你一言,我一語,講著講著就笑起來了,價格也就讓下來了。
記得有一年端午節(jié),我中午放學回家,路上遇到有人來村里買粽葉。我把客人領(lǐng)到家,讓客人邊喝茶邊等候,這時,我家媽正好采粽葉回來,客人看到顏色碧綠的粽葉,直夸粽葉質(zhì)量好。一問價格有點高,就私下跟我家媽說好話。我家媽開始不同意,說是頂著烈日下河,渾身都濕透了。但看到客人樸實厚道,家里又著急包粽子送人,也就心軟了,不但沒漲價,還到自留地割了十幾斤青菜送給客人,客人非常感激,緊握著我家媽的手說:“端午節(jié),粽飄香,大媽之情終難忘?!蔽以谝慌砸泊蛉さ貋韨€了順口溜:“桃兒紅,杏兒黃;五月五,是端陽;粽葉香,裹五糧;剝個粽子蘸上糖……”
一席話,把我家媽和客人都逗樂了。朱寶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