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河報·豫視頻
男大當婚,女大當嫁。這里的“大”,究竟是多大?讓數(shù)據(jù)來說話。大河報·豫視頻記者從民政部門獲悉,2022年,全省初婚(即第一次結婚)人數(shù)為761334人,其中,男性395287人,女性366047人,初婚登記平均年齡為男性29.9歲,女性28.8歲。就省會鄭州而言,初婚登記平均年齡為男性29.7歲,女性28.8歲。其他地市的初婚登記平均年齡高低不一,大都在30歲上下浮動。
(資料圖)
河南各地
初婚登記平均年齡多少?
一目了然!
民政部門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2年,河南全省結婚人數(shù)489168對,離婚人數(shù)為137049對。與2021年結婚人數(shù)596072對、離婚人數(shù)154017對相比,分別下降了約10.7萬對和1.7萬對。究其原因,除了適婚青年人數(shù)減少等大環(huán)境原因之外,與疫情反復的影響也有一定關系。初婚登記平均年齡多少?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男性29.9歲,女性28.8歲。18個地市的初婚登記平均年齡,具體如下:
可以看出,18個地市中,平頂山、安陽、鶴壁、濮陽、許昌、三門峽、南陽、周口、濟源9個地市的男性初婚登記平均年齡超過30歲,其他地市均在30歲以下;安陽、濮陽、許昌、三門峽4個地市的女性初婚登記平均年齡超過30歲,其他地市均在30歲以下。此外,2022年男性初婚登記平均年齡最大的是三門峽市,為32.5歲;最小的是商丘市,為28.1歲。女性初婚登記平均年齡最大的是安陽市,為30.6歲,最小的是開封市,為27歲。
初婚登記平均年齡啥變化?
去年總體比前年“提前”半歲
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2年,全省初婚人數(shù)為761334人,其中,男性395287人,女性366047人,初婚登記平均年齡為男性29.9歲,女性28.8歲。2021年,全省初婚人數(shù)為915771人,其中,男性為474671人,女性為441100人。初婚登記平均年齡為男性30.5歲,女性29.4歲。“總體來看,與2021年相比,2022年的初婚人數(shù)有所下降,初婚登記平均年齡有所提前,男女都提前了半歲?!笔∶裾d相關負責人表示,這是民政部婚姻登記大數(shù)據(jù)系統(tǒng)調整升級后,通過近兩年有限的數(shù)據(jù),直觀體現(xiàn)的變化。記者注意到,具體到不同地市,初婚登記平均年齡有升有降。比如,鄭州市的初婚登記平均年齡,男性,2021年為29.5歲,2022年為29.7歲;女性,2021年為28.5歲,2022年為28.8歲,稍有“推后”。其余地市,幾乎都“提前”了,尤其是安陽、許昌等地市,男、女初婚登記平均年齡均提前了1.5歲左右。
年輕人為啥不著急結婚?
是不想還是“緣分未到”?
“結婚或單身,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,哪個舒服,選哪個?!爆F(xiàn)如今,一些適婚年齡的年輕人對終身大事不慌不忙的態(tài)度,讓部分家長坐不住了。
近日,河南新鄉(xiāng)的王先生在網上發(fā)的一段視頻引發(fā)熱議:38歲仍未結婚的他,回老家過年時,已經連續(xù)4年被媽媽帶到精神病醫(yī)院“就診”。
王先生說,媽媽擔心他遲遲不結婚是不是“腦子有問題”,甚至為他的婚事經常愁得睡不著覺。雖然經過幾次診斷,結果都是一切正常,但是,他的媽媽依然“心病”難除。
“我其實挺想結婚的,但因為異地、家庭等原因,都沒能與之前的女朋友走進婚姻的殿堂。”王先生坦言,看著周圍的親朋好友陸續(xù)結婚生子,自己確實感受到了壓力,好在目前工作有了起色,攢了點錢,希望2023年能夠把婚結了。
“結婚未必幸福,不結婚不代表不幸福,開心就好?!?/p>
“結婚這個事真的靠沖動,不然,越往后越清醒?!?/p>
“如果遇到合適的肯定會結的,這種事急不得,萬一催得緊湊合找一個,以后過不好還是要離。”
“體諒下父母的心情吧!可憐天下父母心,操了這心操那心?!?/p>
……對此,網友眾說紛紜。
究竟為啥不著急結婚?是工作太忙?沒玩兒夠?怕承擔家庭重擔?還是其他原因?
幾位30歲依然單身的受訪者中,有人覺得自己“太窮”,彩禮、婚房、婚車以及婚后的日常開銷等,很容易讓普通工薪族望而卻步,希望先打拼幾年,等經濟條件穩(wěn)固些再考慮結婚;經濟基礎好的,則多少有些“選擇困難癥”或者“累覺不愛”。也有人覺得“緣分沒到”,自己還沒遇到情投意合的人,也不想找個人湊合著過日子,尤其是高學歷、高收入者,經濟獨立又希望身心自由,寧愿單身不愿將就。
讀書深造的年輕人說了:
談婚論嫁時間偏晚很正常
婚姻是人生大事,我國的婚姻狀況,早已今非昔比。
按照我國法律規(guī)定,男女結婚法定年齡為:男性不得早于22周歲,女性不得早于20周歲。有研究者指出,近年來,隨著社會經濟發(fā)展,我國婚姻狀況發(fā)生的變化,概括來說就是:結婚少了、離婚多了、結婚晚了。
對于很多年輕人不著急結婚的現(xiàn)象,我們該如何理性對待?
“我認為,這種現(xiàn)象很正常。”鄭州福斯特心理咨詢中心知名專家蔡勁林表示,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進步,年輕人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,很多人讀完大學本科繼續(xù)進修研究生、攻讀博士,完成學業(yè),基本年齡已經超過25歲甚至接近30歲,談婚論嫁的時間肯定相對偏晚。相比之下,父母那一輩的人基本都是初中或高中畢業(yè)就踏入社會工作,步入婚姻的年齡相對較早。
同時,過去的婚戀觀相對來說較傳統(tǒng),而現(xiàn)在年輕人更加追求精神層面的和諧,在婚戀方面不愿湊合,希望找到心儀的伴侶,也愿意在戀愛上投入更多時間,這也是初婚年齡推后的重要原因。
再者,就是現(xiàn)在不少年輕人追求獨立,渴望事業(yè)有成后再組建家庭,忙工作占用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,加上社交圈有限、交友難度加大,也會加劇初婚登記年齡推后……
蔡勁林表示,長輩催婚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不能光催婚,還應該調整固有理念,多了解年輕人的現(xiàn)狀,多溝通,嘗試理解、支持孩子們的想法和生活方式,千萬不要讓孩子為了盡早結婚而結婚,搞不好,會影響今后的幸福感。
“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,我們也發(fā)現(xiàn)有一部分年輕人因為恐婚,不愿步入婚姻殿堂,大多數(shù)恐婚的原因都來自家庭關系,比如,由于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,時常爆發(fā)沖突,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對婚姻喪失信心,甚至產生恐懼?!辈虅帕痔嵝?。
此外,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能專心學習,考個好大學,有個好前程,往往要求孩子高中畢業(yè)前不能談戀愛,加上學習壓力大,導致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欠缺與異性交往的能力,等到了適婚年齡,這些也會影響年輕人的婚戀進程。需要提醒的是,一旦父母發(fā)現(xiàn)孩子出現(xiàn)與異性交往困難、恐婚等異?,F(xiàn)象,需要及時引導,必要時可帶孩子接受專業(yè)的心理咨詢,通過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調適,幫助年輕人提升“愛的能力”,擁抱幸福的婚姻。
(大河報)
海量資訊、精準解讀,盡在新浪財經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