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檔
代表電影
2022
暑期檔
《我不是藥神》
繼2017年《戰(zhàn)狼2》以56億票房圓滿收官后,2018年,文牧野導演的《我不是藥神》再創(chuàng)票房神話。“以為是一部喜劇,沒想到看著看著就哭了。”那年夏天,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《我不是藥神》反響熱烈,一句“生與死只是一瓶藥的距離”“誰不是謹小慎微地渴望活著”觸動著大家的心弦,引起了大家對生命的重新思考。
代表電影
《戰(zhàn)狼2》
2017年夏天,一部超燃的動作片讓人印象深刻,《戰(zhàn)狼2》的血性回歸,延續(xù)了“戰(zhàn)狼”精神,再現(xiàn)了“中國力量”。在電影院看到導彈穿云而過的時候,這樣的鏡頭,這樣的故事,會讓每一個看過的觀眾由衷地產生一種愛國情懷?!稇?zhàn)狼2》的出現(xiàn),可以說是力挽狂瀾,讓大家相信,優(yōu)秀的國產片依然會得到市場和觀眾的認同,只要你做得足夠好。
■ 城報微評
人們需要電影
約上好友,帶上家人,拿一杯冷飲,捧一桶爆米花,吹著空調,悠閑地看一場自己喜歡的大片……暑假期間,許多市民朋友把電影院視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。
相較于前幾個月,今年暑期檔的表現(xiàn),遠遠好于預期。多部新片“空降”定檔,讓大家被抑制的觀影需求,在這個炎炎夏日,得到了很好的釋放。
可以說,今年暑期檔電影市場的火爆,給人以信心和期待,同時也愈加凸顯一個道理:人們是需要電影、需要娛樂的。在條件具備后,盡快讓更多電影院打開大門,讓人們盡情享受電影工業(yè)帶來的精神盛宴,已經成為現(xiàn)代人的一種“剛需”。
今年,從國家層面到地方都出臺了不少扶持和“減負”政策,這些措施成為電影行業(yè)加快復蘇的重要助力。不過電影行業(yè)想要持續(xù)目前的良好走勢,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自身實力說話。觀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、對優(yōu)質內容的追求還在不斷提升,這些都將是中國電影未來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動力。
2018
暑期檔
2019
暑期檔
2020
暑期檔
代表電影
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
如果不是《哪吒》,誰能想到小成本制作也能邁入50億大關,成為可以與《戰(zhàn)狼2》比肩的又一佳作?《哪吒》上映首日票房就達1.38億,收官時成為中國最賣座的動畫電影。那年夏天,影片里的經典臺詞“若命運不公,那就和它戰(zhàn)斗到底”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更是一遍又一遍地被觀眾重溫,一躍成為現(xiàn)象級動畫電影。這股“哪吒熱潮”越走越遠,讓更多人看到中國故事的另一面。
代表電影
《八佰》
2020年的暑期檔雖然較前幾年的票房有所降低,但在疫情之下承擔著復蘇的重任,其意義依舊深遠。在《八佰》上映之前,市場雖然擠滿了大量的重映影片以及新上映的影片,但整個市場卻是一片蕭條。除了票房上的神勇表現(xiàn),電影《八佰》的定檔更是直接改變了影院上座率“由30%放寬至50%”的調整,也直接加速了影院取消隔座隔排的嚴格限制,更直接拉動了原本仍處于疫情恐慌心理,不敢或不愿去影院的觀眾觀影需求,促使中國電影院回歸正常狀態(tài)。
2021
暑期檔
2022
暑期檔
代表電影
《失控玩家》
暑期檔一直是與春節(jié)檔不相上下的“爆款制造機”,然而2021年暑期檔的表現(xiàn)卻不甚理想。相較于往年爆款頻出的火熱,2021年暑期檔的爆款電影顯得冷清了不少。多地影院關閉,上座率限制,多部大片撤檔,使這一年的暑期檔大受打擊。不過在暑期檔即將達到尾聲的時候,幾部引進片的定檔,又給電影市場帶來了一絲希望。最終,《失控玩家》成為了暑期檔進口片票房冠軍。
代表電影
《獨行月球》
相比2020、2021年暑期檔上映影片,科幻元素成為今年暑期電影的“流量密碼”。開心麻花出品的《獨行月球》首日票房就破2億。另外,往年的暑期檔更多被冒險、動作類大片所占領,娓娓道來的細膩表達往往不敵視覺沖擊帶來的刺激,然而今年暑期檔聚焦于現(xiàn)實題材的家庭故事比以往更多。暑期檔片源的多元與充足,帶來的不僅是票房大盤的走高,也把今年暑期檔托舉得熱騰騰的。也難怪有網友會發(fā)出這樣的感慨:感覺火熱的暑期檔又回來了!
城報記者 王佳婷